1.形態特征
子實體群生。菇蕾期菌蓋圓柱形,連同菌柄狀似火雞腿,雞腿蘑由此得名。后期菌蓋呈鐘形,高9~15厘米,最后平展。菌蓋表面初期光滑,后期表皮裂開,成為平伏的鱗片,初期白色,中期淡銹色,后漸加深;菌肉白色,薄;菌柄白色,有絲狀光澤,纖維質,長17~30厘米,粗1~2.5厘米,上細下粗,菌環乳白色,脆薄,易脫落;菌褶密集,與菌柄離生,寬5~10毫米,白色,后變黑色,很快出現墨汁狀液體。孢子黑色,光滑,橢圓形,有囊狀體。囊狀體無色,呈棒狀,頂端鈍圓,略帶彎曲,稀疏。
雞腿菇屬擔子菌綱,傘菌種。子實體較大,單生或叢生,棒槌狀。傘蓋直徑3-5cm,高7-11cm,緊抱菌柄,呈圓柱形,表面有淺褐色鱗片。菌柄長7-25cm,直徑1-2cm,自上而下漸粗,內部緊實,后期中空,菌環連接于菌邊緣,常隨菌柄伸長而移動,成熟開傘后菌蓋邊緣菌褶很快自溶成墨汁狀液體。
2.生態習性
(1)習性:春夏秋季雨后生于田野、林園、路邊,甚至茅屋屋頂上。子實體成熟時菌褶變黑,邊緣液化。保鮮期極短,可食,但少數人食后有輕微中毒反應,尤其在與酒或啤酒同食時易引起中毒。
(2)分布:世界各國均有,我國主要產于華北、東北、西北和西南,河北、山東、山西、黑龍江、吉林、遼寧、甘肅、青海、云南、西藏等省(區)均有報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