栽培草菇為保持適宜的料溫、水分和盡可能大的出菇面積,根據自身實際情況選擇適宜的栽培方式。主要方式有以下三種:
1. 波峰形料壟栽培法:將培養料在畦慶表面橫 鋪成波浪形的料壟,一般壟中央15-20(氣溫高可以鋪薄一些,氣溫低右以增厚一些),壟溝料厚8-10厘米左右,在料表面撒上菌種封住料面,用木板輕輕按壓,使菌種與料緊密接觸。菌種用量,一般為培養料的10%左右,波浪形料壟栽培,可充分發揮表層菌種優勢,防止雜菌污染,發菌快,出菇整文明,提高出菇面積和成菇率。
2. 畦栽法:做床時,先將畦床挖10厘米左右深,把土圍四周做埂,做成龜背形床面。畦床寬80-100厘米,長度不限,埂高30厘米左右,周圍開小排水溝。播種前兩天,將畦床灌水浸透,播種前一天,畦床及四周撒石灰粉消毒,播種時,將發酵好的培養料鋪入畦內(每平方米按20公斤下料),鋪平后用木板輕輕按壓,麥秸料鋪平后要踩踏一遍,再在料面上均勻地捅些通氣孔,然后把菌種撒在料面上。菌種用量為10%-15%。
3. 壓塊式栽培:栽培時,將長70厘米、寬20厘米、高35厘米的木模放在畦床上,先在木模框同鋪一層發酵好的培養料,適當壓平,沿木模四周撒一層菌種,接著上面再鋪一層培養料、二層菌種。菌種用料為培養料干重的5%。培養料鋪完后,去掉木橫,就成了一個立式料塊,料塊與料塊之間應有20厘米以上的距離,以利于通風透光和子實體生長、料塊大小,可根據其營養、溫度和有效出菇面積而定。麥秸料塊,以干重5公斤為宜,棉籽殼和廢棉為3-4公斤。在壓制麥秸料塊時,要用力壓實,用腳踩踏,使料塊堅實,空隙縮小,有利于草菇菌絲吃料,蔓延和扭結。